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议题。中国康养战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,旨在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康养体系,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以及广大民众对健康养老的需求。
中国康养战略具有明确的目标与丰富的内涵。其核心目标是让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,同时提升全体国民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。这一战略将积极老龄观、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,坚持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全民行动相结合,致力于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,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。
在具体实践中,中国康养战略涵盖多个关键领域。首先,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基础。通过不断优化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,扩大保险覆盖面,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,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经济保障和医疗保障。同时,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,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,缓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的照护压力。发展商业养老保险、健康保险等补充保险,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保障需求。
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核心内容之一。一方面,增强家庭养老照护能力,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,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引导,让家庭在养老中发挥基础性作用。另一方面,健全兜底养老服务,保障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。同时,大力扩大普惠养老服务资源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,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多元化、专业化发展,提供包括居家养老服务、社区日间照料、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的服务,满足不同收入水平老年人的需求。
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至关重要。增加老年健康服务资源供给,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机构,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,培养专业的老年医疗护理人才。开展居家医疗服务,推动医养结合,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、综合性的健康服务,实现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,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,延缓衰老进程,减少失能半失能发生。
推动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是重要方向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,发展老年教育,举办各类文化活动、旅游活动等,让老年人享受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。壮大老年用品产业,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产品和服务,满足其生活便利、健康护理等方面的需求。加强科技创新,利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的健康监测、远程医疗、居家照护等服务,提升康养服务的效率和质量。
此外,中国康养战略还注重营造适老宜居的社会环境。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,完善社区基础设施,增加适老化设施配备,方便老年人出行和生活。浓厚敬老爱老助老氛围,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,让老年人在社会中感受到尊重和关爱。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,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,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。
中国康养战略的实施,不仅关乎老年人的福祉,也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。从经济层面看,康养产业作为新兴产业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,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创造大量就业机会,促进经济增长。从社会层面看,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,促进家庭和谐、社会稳定。从个人层面看,能让每个人都能在年老时享受到优质的康养服务,实现健康长寿、安享幸福晚年的美好愿景。
总之,中国康养战略是一项具有前瞻性、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国家战略,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,这一战略将不断推进和完善,为亿万老年人和全体国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#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#